钢丝绳
规格 |
6*19
|
6*37
|
6*12
|
6*19S
|
8*19S
|
6*36sw
|
18*7
|
配丝
|
直径/15.5
|
直径/21.5
|
直径/15.5
|
直径/12.5
|
|
直径/15.5
|
|
内层丝
|
|
|
|
直径/18.5
|
直径/26.5
|
|
|
外层丝
|
|
|
|
直径/12.5
|
直径/15.5
|
|
直径/16
|
中心丝
|
单丝1.1倍
|
单丝1.1倍
|
股径8.5倍
|
内层丝乘2
|
内层丝乘2
|
单丝1.1倍
|
单丝1.15倍
|
国外
股捻距 |
10倍
|
|
股径9倍
|
8.5倍
|
8.5倍
|
10倍
|
股径8.5倍
|
国内
股捻距 |
10.5倍
|
10.6倍
|
6.3-6.5倍
|
9倍
|
9倍
|
10.5倍
|
股径9倍
|
绳合成捻距
|
6.5-6.8倍
|
6.5-6.9倍
|
单丝*4
|
6.2-6.3倍
|
6.2-6.3倍
|
6.5-6.8倍
|
6.3-6.5倍
|
麻芯
|
直径*51%
|
直径*52%
|
直径*51%
|
直径*51%
|
直径*63%
|
直径*51%
|
|
麻芯
|
4.5-8%
|
4.5-9%
|
4.5-8%
|
4.5-8%
|
4.5-8%
|
4.5-8%
|
|
1、结果按照6倍安全系数计算所得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定义:试样拉断前承受的最大标称拉应力。
抗拉强度是金属由均匀塑性变形向局部集中塑性变形过渡的临界值,也是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最大承载能力。对于塑性材料,它表征材料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拉伸试样在承受最大拉应力之前,变形是均匀一致的,但超出之后,金属开始出现缩颈现象,即产生集中变形;对于没有(或很小)均匀塑性变形的脆性材料,它反映了材料的断裂抗力。符号为RM,单位为MPA。
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材料经过屈服阶段后进入强化阶段后随着横向截面尺寸明显缩小在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试样原横截面积(So)所得的应力(σ),称为抗拉强度或者强度极限(σb),单位为N/mm2(MPa)。它表示金属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最大能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Fb--试样拉断时所承受的最大力,N(牛顿); So--试样原始横截面积,mm2。抗拉强度( Rm)指材料在拉断前承受最大应力值。
当钢材屈服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内部晶粒重新排列,其抵抗变形能力又重新提高,此时变形虽然发展很快,但却只能随着应力的提高而提高,直至应力达最大值。此后,钢材抵抗变形的能力明显降低,并在最薄弱处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此处试件截面迅速缩小,出现颈缩现象,直至断裂破坏。钢材受拉断裂前的最大应力值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单位:N/mm2(单位面积承受的公斤力)
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抗拉强度=Eh,其中E为杨氏模量,h为材料厚度
目前国内测量抗拉强度比较普遍的方法是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来进行材料抗拉/压强度的测定!